马牧青:老景区已经遇上新问题

2018-08-28 08:50:20旅思马记 马牧青浏览:

 休闲旅游时代,旅游者追求身心愉悦的体验。而无论是文化、生态,还是产品,老景区都已经出现了亏空。老景区迫切需要文化引领、产品创新、业态支撑和生态保护。

 

过去的十多年,老景区借助于国家A级景区评定的政策和模式,成为有身份象征的品牌,成为观光旅游时代的重要旅游吸引物。

 

    A级景区评定有了新标准

 

但在休闲旅游时代,“老革命”遇上了新情况。据了解,正在修订中的A级景区新标准,可能要增加特色文化、综合服务项的比重,强调景区文化性与产品多样性,正所谓特色文化、综合服务,强化的是主题文化、产品和业态。

事实上,近年新晋升的不少A级景区已经在顺应市场变化,注重文化、产品和业态。这不仅仅是景区与旅游区的名称演变问题,在深层次上,更体现了旅游区的主题化、特色化、休闲化和市场化发展要求。

对于旅游区,文化的凸显、诠释与演绎是发展的命脉,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业态丰富性,则是旅游体验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。这一点,毋庸置疑。

由于近年来,新开发景区的人文资源基底普遍较差(与过去比),规划者和开发者一般要通过挖掘、植入、嫁接、整合,乃至演绎,来诠释、强化和提升文化主题,这主要反映在景观价值评定所要求的资源吸引力方面。对于旅游休闲产品和业态,则主要反映在市场影响力方面。

 

    旅游区开发应有新思路

 

从市场出发,在资源基础上,通过策划和创意,提升文化,创新产品和业态。这是我一贯所倡导和秉持的旅游规划“四点论”,即资源立足点、市场诉求点、文化创意点和产品落脚点。 

 “四点论”可简单理解为:旅游规划是建立在资源和市场基础上文化物化和活化的过程,即通过“文化+创意”,上与资源对接,下与市场对接,然后策划项目,设计产品,布设业态。

与新创景区相比,大多早已成名、创出品牌的老景区,虽然在人文资源禀赋上得天独厚、占得先机,但其文化内涵在面对新的旅游市场,亦即旅游者的休闲需求时,大都没有生发与提升。其产品的文化特色顶多是一种简单的物化,也可以理解为景观化,这种产品一般是静态的、初级的和大众化的。

更为突出的问题是,在自然原生态上,老景区已无法与新景区相比。由于老景区是历史形成的,人文与生态资源比重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,人类的活动和人文的演进必然导致生态资源的相对弱化,当然也有例外。

 

    以人为本原则要有新思维

 

而生态环境恰恰是当下市场和旅游者所极力追求的。正在修订中的A级景区新标准贯穿了“以人为本”的原则。依我的理解,这种“以人为本”,其第一要义应是天人合一。只有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,才能回归自然。所以,“以人为本”的概念,本质上就是生态保护和回归自然,而绝非简单的为旅游者服务,而应该是开发者、管理者和旅游者为自然服务。最终大自然会反馈人类,真正的为我们服务。

美国国家公园的开发模式正是如此,这也是我极力推崇的。说出这样的贾宝玉似的“混账话”,我当然明白,有可能是小众的、另类的,甚至是不合时宜、不合大局的,但绝对是立足长远、贴近自然、契合市场的,并为旅游者所乐于接受的。

从另一个层面理解,我认为,以人为本不是面对大众性的标准化服务,而是面对不同旅游者群体的个性化服务,只有尊重个性,诸如异质化景区、特色性产品、差异化市场之类的概念,才会落到实处,投资者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益,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以人为本。

 

    新创景区已经有了新改变

 

令人欣慰的是,现在的新创景区已多多少少有了那么一点改变,它们大都有较好的文化意识和生态意识,注重了文化活化,这是观光旅游走向休闲旅游、乃至文化旅游的结果。其需要的是产品的体验化,也就是动态的、升级版的、特色化的旅游产品。

无论是物化,还是活化,其最终都落脚到产品和业态。对于旅游文化主题,既是强化,也是诠释,更是演绎;对于产品和业态,则是内涵的丰富和升华,这也就意味着旅游综合收入的大幅增加。

一个是原始基础上的物化,另一个是创意基础上的活化,这就是新老景区的现实差别。老景区如不及时做出改变,可能会空有资源、徒有品牌,而少有效益;可能会由于因循守旧,跟不上趟儿。

逆水行舟不进则退。在休闲旅游时代,旅游者追求身心愉悦的体验。而无论是文化层面,还是生态层面,抑或是产品层面,老景区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亏空。 

据此看来,我们的老景区应该与时俱进了,而不能任性地躺在功劳簿上,一味地养尊处优。

 

鉴于此,老景区必须要有危机意识:首先,主题文化需要提升;其次,旅游产品需要赋予文化内涵并增加新的创意;再次,休闲业态需要丰富和整合。概而总之,就是文化引领、产品创新和业态支撑,当然,还有生态养护。